眼下,正值大學生暑期實習的高峰期,不少大學生紛紛利用假期實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增加自己的社會實踐經驗。然而,也有不少學生只是為了一紙實習報告,實習過程中匆匆了事。專家建議,從校園到社會,大學生實習不要匆匆走過場,應腳踏實地,學到本領,為將來就業“預熱”。
大學生實習出于多種原因
小林是一所高校新聞專業大三學生,剛一放暑假,他就來到了一家都市報實習。“以前覺得記者是‘無冕之王’,是個很風光的職業,這回自己親身體驗了,才知道記者真的是個很辛苦的職業。”在社會部一段實習下來,身心疲憊的小峰告訴記者,作為一名熱線記者,天天要到處跑新聞,著火、漏水、房塌,啥事都有。雖然辛苦,但是小林覺得很充實,也很有收獲。“在書本上學新聞和實際做新聞真的有很大不同,實習跑新聞使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經驗和為人處世能力,使我對于將來的求職也充滿了信心。”
記者從河南大學、鄭州大學、河南師范大學大學等多家高校了解到,暑假到來,很多大學生選擇了實習。大學生投身“實習潮”有多種原因:大多數學生認為,利用假期實習,主要為了將自己所學放到實踐中進行檢驗,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對于家境不是很好的大學生而言,實習則是為了賺些錢,減輕家庭負擔;還有一些大學生表示,假期實習是為自己以后找工作積累人脈。
實習大學生表現各不同
劉先生,一家大型裝修公司負責人。“每年我公司都要來一批實習生,這些實習生表現也有很大不同。有的學生很積極主動,常問有什么工作需要做,并且能夠認真地去做。有的學生則很被動,等待分配工作,不分配干什么,就旁若無人地上網玩游戲。”
無論是外企、私企,還是政府機關,記者發現,在單位實習的大學生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積極主動型。這類學生謙虛,有禮貌,經常主動找事情做,還常常向別人請教怎樣才能做好;懶散被動型。這類學生缺乏明確的實習目的,整日無所事事,在辦公室里或看報紙,或玩游戲,除非別人讓他干點什么他才能動一下;好高騖遠型。這類學生剛進來實習就想“挑大梁”,不愿意從基層做起,從小事做起。結果卻是眼高手低。態度不端正是不可能得到單位重用的。
專家建議:實習不要“走馬觀花”
“大學生有意愿參加實習和社會實踐,這應是一個令人高興的事情。”職場專家指出,長期以來,缺乏實踐經驗一直是大學生就業的瓶頸,因此,在如今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背景下,通過進入企事業單位實習,學生可以了解到用人單位需求,同時還能進一步了解單位情況,為畢業后盡早找到自己理想工作打下基礎。有些學生經過實習為以后求職打下了基礎,也有一些學生走入了只重證明、不重積累的實習誤區。用人單位招聘人才時對工作經驗越來越看重,不少高校逐漸意識到實習的重要性,將其納入學分體系,并強調如果實習單位不蓋章,學生就拿不到學分。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拿學分是實習最直接的目的。工作不認真,應付了事;得過且過,混混度日。實習太隨意,蓋章才是目的。
專家建議,作為大學生,一定要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 在用人單位日益注重實踐能力的今天,對于即將走出象牙塔、步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應當把實習當做是鍛煉自我、提升自我的良機,以積極認真的態度對待單位的工作要求,為未來發展增加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