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難,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究其原因有很多種,那到底產生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呢?我們河南電腦學校翔天信鴿中心認為:大學生就業難,都是教學質量惹的禍!
教學質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線,隨著全國各高校教育規模迅速擴大,教育對象由精英變為大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形勢下,高校的教學質量問題該引起我們的反思了。
眾所周知,大學里評職稱對教學沒要求,能過就行。而科研卻不行,科研獲獎就有級別,沒有科研成果,職稱和工資都上不去。各級教育部門和教學管理部門對教師參加教學研究工作的意義、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在諸多有關規定中,對教師參與教學研究工作的考核既沒有具體的硬指標要求,也沒有特意進行強調,認可度顯然不高。
北京大學教授曾指出,“目前,衡量教師水平的指標是看科研能力、承擔的課題、發表論文的級別,爭取到多少科研經費,在SCI上發表多少篇論文,而不是看上課、教學水平如何。評職稱時,論文、科研項目是硬指標,教學是軟指標。教學再差,論文夠數就行;教學再好,論文不夠,職稱、待遇都成問題。因為這個直接跟工資掛鉤呀,不然工資少一大截。”很多高校走向一個極端——重科研輕教學。為晉升職稱,許多大學教師將大量精力花在論文和課題上,課堂教學、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1.講課是直播,科研可以錄播,文章發到核心刊物的人未必能站在臺上順暢講課
名師講課是一流的,有實才也有口才,表達有感染力,而科研成果是工匠式的。目前是有一大撥教授,但很少有名師。很多人有資格當教授,卻因為科研成果不夠,沒發表幾篇論文而評不上。
目前關于教學的評價體系存在很多問題,現行的考評方法有失偏頗,甚至已經非常陳舊。不少學校是督導團成員評課、學院領導評課,但很少會組織同行評課,有的督導不是本學科的,未必能恰當評判。“現在有學校實行學生網上評教,但教務處可能考慮對教師的影響不公布最后結果,學生評教只是作為評價體系的參考,并不是衡量標準。”一位教師說。
2.行政權力成了制約教育發展的枷鎖和包袱
當前整個高教運行環節均因‘量’的膨脹而得到豐厚的回報,如:按在校生數撥款原則,擴張專業點帶來社會效益,擴大辦學面帶來經濟效益,教學工作量與職稱評定和課時酬金掛鉤。更重要的是,目前支配大學運轉的不是學術權力,而是行政權力,作為保障教育目標實現的行政管理手段,卻成了制約教育發展的枷鎖和包袱。
由此可見:高校的教育真的是值得我們大家反思的,尤其是身為高校的教師和教授們,不要為了追求自己高升,而忘了作為一名老師的職責所在,教學質量問題解決了,高校學生的就業難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決。
更多“大學生就業”新聞,請訪問:http://www.jinruhm.com/jyx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