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報道,數據顯示,學生對教師能“耐心解答,共同探討”的認同度為54.7%;對“肯定學生的思想,鼓勵大家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認同度僅15.5%,這說明八成多的學生在自由思想或表達方面未能得到教師的鼓勵與肯定。
古希臘哲學家普羅塔戈說過:“大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個需被點燃的火把。”然而在現實的教育語境中,學生的大腦只不過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老師熱衷于“填鴨式教學”,是因為學校以此作為教師考評的主要依據;而學校之所以唯分數是舉,是為了在日漸激烈的生源大戰中立于不敗之地。這一切都有個基本的前提———國內的教育資金投入長期處于“僧多粥少”的窘境。
2005年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世界各國公共教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比,北美和西歐發達國家達到5.7%,發展中國家的巴西、墨西哥分別為4.4%、5.3%;按照各國收入水平劃分,高收入國家為5.5%,低收入國家為3.9%。對比之下不難發現,中國在這一份排名中屬于落后兼低收入國家———今年年初發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公開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2012年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比例達到4%”的目標。
國內教育投入本就不足,在實際分配過程中又側重于向大學傾斜,由此也就使得中小學校面臨更大的生存競爭壓力,為了爭搶有限的教育資源,學校不得不將壓力層層轉嫁于老師和學生。這大概正是中小學老師壓力普遍大于大學老師,而中小學生也普遍比大學生辛苦的根源所在。2009年4月,《中國青年報》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85.0%的大學生認為,教師就應以教書育人為樂。然而,現實是多數老師迫于升學壓力疲于“教書”,而根本無暇顧及“育人”,因此才會出現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柯楊所指出的“小學生做中學習題,中學生研究大學課題,大學生反過來學習怎樣做人”的教育悖論。
在教育投入明顯不足的現實背景中,分數不僅是評判學生成績的依據,同樣也是考評老師的標準,在壓力層層傳遞的過程中,老師其實和學生一樣都是“受害者”。正因為如此,日前傳出的所謂“按照《教師教育標準》大多數中小學教師都不合格”,才會遭致各方輿論的強烈質疑。盡管這一傳聞最終被認定為假消息,但從公眾的質疑中卻不難看出對老師這一職業的期望和理解———全面提高教師素質固然重要,更加重要的是首先應培養適合優秀老師生存的土壤。如果“教書”與“育人”無法兼得,所謂師德高尚注定是一種稀缺品質,套用一句俗話來說———又想馬兒快快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這怎么可能呢?
從某種意義上說,“窮教育”幾乎不可避免會產生“苦孩子”,想要逆向推起這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其難度可想而知。因此,如何加快教育投入以防止壓力的層層轉嫁,當是避免此類沉重話題的當務之急。